项城市中医院“治未病”中心发展规划
(草案)
为顺应党的卫生工作的新要求,提高我院的综合实力,发挥中医特色优势,根据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》和《“治未病”健康工程实施方案(2008—2010年)》要求,参照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(试行)》和《中医特色健康保障-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(试行)》,现制定我院“治未病”中心发展规划。
一、基本原则
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。从中医整体观、辨证观出发,认识人的健康状态及其和谐发展,研究规律,创新技术。
坚持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核心。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,注重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,研究预防和保健技术方法。
坚持以实践为核心。科研来源于需求,成果服务于实践,提高“治未病”服务的技术水平。
二、服务功能
以“治未病”理念为核心,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,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,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,实现“未病先防、既病早治、已病防变、瘥后防复”的目标,达到防病治病、健康长寿的目的。
三、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
包括中医执业医师、“治未病”服务职业技能人员、医技人员、中药师、护理人员、管理人员等。专职医护人员应当不少于6人,原则上均选用中医类别人员。拟聘请张勋忠副主任医师为“治未病”中心顾问,靳华副主任医师为“治未病”中心常设人员。
(中医执业医师、护理人员应当接受“治未病”服务的专门培训。“治未病”服务职业技能人员应当通过相关职业技能的考核鉴定。待筹备。)
(医技人员和中药师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。待讨论批准)
四、服务区域及基本要求
(一)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。
健康检查(体检)区域(与我院体检中心合作)。
(二)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。需每间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,至少有一间。(暂缺)
(三)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。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,制定健康干预方案,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,接受服务对象的健康咨询。(可与上同用)
(四)健康干预区域。(可利用外治室)。
(五)辅助区域。主要用于服务对象的等候休息,开展健康宣教、服务管理以及特需服务等。(暂缺)。
五、设备配置
(一)健康状态信息管理设备。计算机、打印机、电话、专用文件柜。(暂缺)
(二)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。中医健康评估设备,中医体质辨识评估系统,常规的理化、影像等辅助检查设备(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)。
(三)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。健康宣教宣传栏,影像等演示设备。(暂缺)
(四)健康干预设备。各类针灸、拔罐、刮痧板等器具,中医治疗设备等。(可利用外治室)
(五)其他。根据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(“治未病”服务)需要,配置其他相关的设备、设施。
六、发展规划
“治未病”中心要整合全院资源,着眼于全市乃至全地区亚健康人群,创新服务模式,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,可开展的服务项目有:
1. 以失眠、抑郁、焦虑为主的精神障碍类疾病。
2. “冬病夏治”、“三冬灸”等。
3. 虚寒型体质的改善、调理等。
4. 女子经、带、胎、产、不孕、美容养颜等。
5. 男子阳痿、早泄、不育等。
6. 小儿的疳积、食欲不振等。
七、五年目标任务
1.行业目标。
(1)一年内达到全院先进科室行列。
(2)二年内达到全市较有影响力、极具特色的科室。
(3)三年内达到周口地区极具特色的科室。
(4)四年内建成河南省试点“治未病”中心。
(5)五年内建成全国试点“治未病”中心。
2.经济目标。
(1)一年内业务收入108万。
(2)二年内业务收入200万。
(3)三年内业务收入280万。
(4)四年内业务收入350万。
(5)五年内业务收入420万。
|